查看原文
其他

直到砖瓦隐入尘烟 | 稿件复盘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9-05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

2024年4月30日,南方周末发布特稿《直到砖瓦隐入尘烟》。这位名叫张福青的农村留守老人,20多年在墙上手写日记,于去世后走红网络,许多人评论这是现实版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本次复盘形式有所不同,我们希望从文本、采访,以及操作思路三个层面,全景呈现一篇优秀稿件的采写过程。

稿件梳理及对话复盘整理如下。

1. 大儿子张宏刚

①福青老人的日常生活特点

②福青老人写字的原因和心境
③福青老人去世的详细过程

④和父亲的相处细节

⑤福青老人去世后的安排规划

⑥自己的生活现状

2. 小儿子张宏英

①福青老人的婚姻与母亲的身世

②福青老人写字的原因

③村庄的发展历程

④选择离开故乡的原因

⑤自己的生活现状

3. 侄子张计平

①福青老人的日常生活

②对村庄的态度

 ③过往经历

4. 村支书许爱军

①老人们的生活现状

②老人们的心态特征

③村庄发展历程

5. 摄像头商家高虎平

①销售业务概况

②摄像头细节

③与老人的互动

6. 司机韩保仓

①对福青老人的了解

②自己的生活概况

拥有北京户口和退休金,却放弃在北京的一切回到村庄赡养自己的老母亲。

7. 摄影师蔡山海

①发现张福青及其文字的来由

②部分文字摘录

8. 其他村民

①福青老人的日常生活

②福青老人的性格

③福青老人写字的原因

④老人对衰老、子女的看法

⑤生计问题

9. 相关文献与专家

①山西民居的历史意义和建造特点

②农村空巢现象

③年轻人离开村庄的原因

④发展农业的现实难题

⑤村庄工业发展的背景材料

1. 跟同题稿件相比,这篇主题似乎更丰富?

在前往实地采访前,编辑吴筱羽就确认了“空巢”和“奇观”这两个点。在一片衰落的村庄里,被迫留下了一群年迈的老人;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一位老人在关心宇宙、关心远方。

在此基础上,苏有鹏听到了小儿子张宏英讲的故事:隔壁村的一对恋人喝下农药,只为让父母同意婚姻。他联想到了福青老人的四段婚姻,老人虽然可爱童真,但其实是个悲凉的人,写日记是他排解和反抗的方式。

很多报道都点出了产业空心化,苏有鹏注意到了产业空心的下一环,即农村空巢。年轻人被迫出走城市,老年人却因年纪大、不会操控电脑、没有保险等等满足不了外界的招聘门槛,只能留守。

2. 为什么大篇幅描写张福青修老宅的执念和家族史?

采访前,苏有鹏的实习生张爔文和许跃梳理了张福青在墙上写的所有文字,发现关于老宅的部分在墙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做出这样的预设:正如《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老人对房子的执念会不会也和自己的成长背景与经历密切相关?由此,苏有鹏在后续采访中特别关注了张福清的家族史。

将老宅的建造、修缮时间线与张福青的人生节点对应起来,则是编辑提出的构想。一一对应福青老人的出生时间、童年、成年后的婚姻,既让人物更加立体鲜活,也解释了为什么修缮老宅是老人心中深刻的执念:出生、结婚、育子、去世,老汉重要的人生节点,都在宅子里度过。

3. 怎么表现张福清的老宅很特殊?

苏有鹏从两个维度进行对比,衬托张福清的老宅很不寻常。

从人的角度,绝大多数的村民对于老宅“只是简单的修缮”,而那些宏伟的宅子则是“家里有钱”。张福青作为一个家境并不宽裕的空巢老人,在修老宅这件事上坚持了23年,活成了村人眼中的奇观,也就是老人自己在墙上写到的“77岁福青建房院才完美”。

从房子和旧物件的角度,苏有鹏用单独一段详细地描写他隔壁的侄子张计平房间里的破旧家具,通过他的直接引语,透露人们对房子的不在乎。一墙之隔,一边是年代久远的物件,一边则是有浅粉色杏花飘落的整洁小院。

4. 稿件的几处环境描写令人印象深刻,是怎么考虑的?

除了人物,稿件里出现的环境描写也有自己的色彩和情感,是苏有鹏特意设计的对比。

同样是上高陵村村景,角度和描写随叙事基调而变。第一段主要交代老人的日常习惯和奇观世界,感情基调是轻松欢快的,所以苏有鹏想在这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天气的上高陵村,描写角度更多倾向于植被,也就是文中的“浅绿色法兰绒”、“极富秩序感”等。

在第三段“衰老的村庄”里,苏有鹏开始转向对村庄空巢化的叙述,基调低沉。于是,对上高陵村的描写角度又转向于恶劣气候和人物动物,“黑色的鸟群”、“衰老的身姿”。与第一段不同,这里的上高陵村色彩是暗沉的。

在最初的写作里,苏有鹏想借环境描写,让稿件的感情基调展现更加强烈的对立。经过编辑的修改,采取了更符合人阅读习惯的结构,进行一些删减和调整,呈现出更加简单和直观的逻辑线。

苏有鹏认为,不能为了对立去制造对立,那样呈现出的文字会变得很机械。无论是环境描写的对立或是细节上的冲突对立,为了加强对比,可以在后续的二稿三稿进行反复修改精炼,但最好不要在第一稿中就刻意堆砌。

苏有鹏在实地采访中还有一个习惯是拍照记录。拍人物或是拍景物,不仅能给稿件的写作提供更多细节,也会让文字的呈现更加真实。在问到场景描写时,他正认真地翻找手机相册里的图片,屏幕上显示的是柔软得像法兰绒一样的群山,和在被风沙遮掩成土灰色的天空中飞翔的黑色鸟群。

5. 相比同题稿件,本篇对两个儿子及张计平的采访更深入,怎么做到的?

去现场采访前,苏有鹏与实习生一起做了一项准备工作:将张福青在墙上写的所有文字整理成电子文档并进行归类。出发前,他将文档发给了张福青的两个儿子。

直到现场采访张计平时,张计平问:“之前有一个记者要来采访,把墙上的字都整理出来,问题也很详细列出来,是哪个记者?”从此之后,大儿子张宏刚对苏有鹏的态度变得更加真诚。不少记者都觉得张宏刚喜欢聊宏观大问题,苏有鹏却从他这里获得了更多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流露。

张宏刚打开心扉的另一个原因,是记者对他的肯定。采访时,苏有鹏对大儿子说,如果张福青完全被生活的琐事困住,不可能有闲情逸致留下那么多文字,这背后一定有儿子们为父分忧的努力,比如修缮老宅和照顾母亲。

攻克张宏英的难点在于,他是一个不会聊细节的人。比如在提到父亲曾摔坏了自己的小霸王游戏机,他只会回答“是小时候调皮”而不是具体的几岁、几年级。面对采不出细节的采访对象,苏有鹏采取了两个方法。

在电话里,苏有鹏说:“宏英,要不我们就不采访了,我们就随便聊一聊。”说到不采访后,张宏英反而提供了很多信息,自己去北京的经历、成为川菜厨师的经历。第二个办法是,苏有鹏将张宏英带去了村里曾经的小学,用实地实景比较出了张宏英在北京出租屋的大小,问出了在女朋友搬进来后“只是把单人床加宽了60公分”的细节。

6. 张福清死亡过程的描写,为什么直接采用大儿子张宏刚的直接引语,而没有进一步求证?

苏有鹏认为,如果去多方求证老人去世的细节,那么稿件的方向就容易偏移,变成一篇空巢老人死亡的调查性报道,即反映老人死亡的责任在谁?为什么只能去小医院而不是去县里、市里的大医院等。继续追问所得到的答案,很多事情是求证不了的,结果也会再次指向农村老人的空巢困境,在同样的主题下,叙事链条不需要做多余的延伸。并且,采访中提到张福青死亡时,戒烟很久的张宏刚悲痛到忍不住破戒,无法再继续深入讨论。

7. 以小见大是本篇重要的写作手法,以摄像头为例,这样的重要细节是怎么得到的?

提到高虎平以及他所售卖的摄像头时,苏有鹏通过摄像头的商机,具体地呈现出村庄的空巢景象;而“电线拉高”这个细节,苏有鹏是联想自己的外婆所问出来的,“我外婆就是一个只要看到哪亮就会马上给它关掉的老人,所以我问他,摄像头一直通电,老人们不会心疼吗?”这个细节既生动又直接对应了稿件主题,苏有鹏在结尾再次提到它。

8. 在稿件的完成过程中,编辑给了哪些帮助和修改意见?

编辑吴筱羽是一个读过很多书、对新闻稿件了如指掌的编辑,当她拿到一个主题时,就能够迅速地从脑海中搜寻出读过的同题报道。在去实地采访前,吴筱羽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空巢”这个主题。

文章中多次用“奇观”一词形容老人,也是吴筱羽提出的。在她看来,老人和自己的人生,能在苏有鹏形容的衰落村庄和贫瘠土地上生长,实在是一种奇观。

写作稿件的时候,将老人的家史、成长,经历和当时的历史事件一一对应,也是吴筱羽提出的构想,为文章进一步埋下一条暗线。

*文中图片由受访记者提供

-END-

   作者 | 张诗雨   
编辑 | 杜锐峰
美工 | 邓雨洁
值班编辑 | 邱路路
运营统筹丨周智珊 陈子桐

运营总监丨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在深度营,如何成长为年度最佳编辑
[2]对话黄河:“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说得精彩”是我做财经记者的标准|记者手记
[3]宝万之争:公司竞争经典案例 | 事件复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训练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